找到相关内容1163篇,用时13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西方人所寻找的“禅”

    忽视这个感性力量存在的时候,当我们努力工作去挣钱斗争的时候,西方人,正在消化着送到门口的宝贝或者来到中国体验这种力量。   人们嘲笑美国的500个人到少林寺朝拜山门,是做秀,但是对于这500个美国人和...,禅是一种重要的感性力量。   理性与感性的世界   余海礼认为,科学和政治、宗教不同,不是谁掌握的话语权愈多,谁被证明犯错的几率就愈少。大教皇与独裁者是永远都不会犯错的。科学的世界没有神圣的戒律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050215.html
  • 略论禅悟与直觉

    得知其奥。    禅悟不是理智和逻辑推理的结果,所以,禅悟不属于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理性认识范畴,禅悟也不是生理感性知觉和心理直觉功能现象,所以,禅悟也不属于西方哲学认识论上的感性认识范畴,禅悟是...禅悟超越了世间理性与感性两种认识形式,禅悟是充分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,返观自性,专注入定,使意识停止,回归无意识之本源,定力成熟,豁然禅悟。禅悟之正因,是习三学,灭三毒,广行菩萨道。禅悟是出世解脱法,与...

    胡晓光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2642419.html
  • 宗教与道德是什么关系?

    宗教道德"。其实,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构成一切道德规范的客观基础,道德规范是人际社会关系的反映。但是,人在观念中可以表现为感性的人,也可以异化为非感性的神。世俗道德是以感性的人与人的世俗关系为基础,调整人们的行为的规范和准则。宗教道德是以感性的人与非感性的神之间的宗教关系为直接根据,使人的行为适合于人与神关系要求的规范和准则。各种宗教体系中的道德都有两个组成部分,一是涉及人与神关系的行为规范;二是涉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750062.html
  • 唯识“八识”与康德“纯粹知性”的比较

    。康德只承认一种直观即感性直观,而此直观的先验实在性在于感性的纯粹直观形式空间与时间的规范。知性范畴的有效使用必须以感性直观提供的经验质料为其基础根据,而超出这一基础即为超越的使用,是无效的。康德认为...克果的道路。如《摄大乘论·入所知相》云:“多闻熏习所生如理作意所摄似法似义有见意言。[4]”  二、康德哲学的基本概念  1、感性 知性 理性(狭义)  人是有最高灵性的生物,人心的认识能力可以这样来...

    养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4573547.html
  • 巴西圣保罗如来寺举隆重办首次新春献灯祈福法会

      据佛光山全球资讯网报道:2007年新春伊始,巴西圣保罗如来寺首次举办新春献灯祈福法会。   在如来寺二楼佛堂笃笃木鱼、咚咚鼓声中,盏盏光明灯光映照每个中巴佛友象征光明智慧的脸上,口诵礼赞药师佛号,虔诚跪如仪,众生们感性恭敬读中葡语佛光祈愿文,充满法喜。新春开示,大吉大利,如松法师以大师法语“四新”新播种、新开始、新作风及新发心,从新的心出发,般若智慧、嘉言隽语,期勉大家当下更要精进用功,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法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1/0905597472.html
  • 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师生参访西园寺

    受益匪浅。   此次参访为他们宗教概论课的实践课程,通过两天寺院丛林生活的体验,使同学们对佛教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。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参访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12/08461519563.html
  • 佛光山小天星幼稚园童真至性的动作 祝福母亲节快乐

    2009年5月7日,佛光山小天星幼稚园庆祝母亲节活动在“就是爱你”、“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”的感性乐章中揭开序幕,全园师生列队欢迎,50多位参与的妈妈牵着宝贝的小手步入大会堂。 活动开始,宝贝向前拥抱妈妈,献上一朵红色的康乃馨,祝福母亲节快乐!妈妈用力抱紧宝贝,沉浸在温馨的气氛里,今年的活动特别安排,洗手和奉茶,还帮终年辛苦的妈妈们槌背,童真至性的动作,让许多慈母热泪盈眶。 小天星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5/06395678858.html
  • 审美与精神救赎

    的美重新落脚于大地上。“上帝死了”,意味着人的复活,此岸的存在是人的存在。   其次,否定理性是万能的,认为感性是美的存在基础。这是针对理性主义对审美侵入的还击。苏格拉底式的审美主义主张“理解而后美”,强调理智在审美中的核心地位。尼采极力反对这种观点,指出:“审美的苏格拉底主义就是一种凶杀原则。”⑧维护直觉等感性生命的此在合理性。尼采着重于批评神学文化和理性主义对人的感性的谋杀,强调感性的合...

    张良丛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07333495320.html
  • 我治佛学的经验——牟宗三教授专题演讲

    表现于学术探讨者,就是先行定义,分类……等,再求得一个不违理性的答案来。基于这样的开展趋势,则西洋哲学的辩证过程中,虽亦有感性、知性、理性等领域,但却难以汇通其异(牟先生认为系“人类学”上的理由)。最后就演变为:感性感性,理性即理性,没有第二句话;牟先生并以“康德”哲学来加以论证。正因为这样一个极端遵循逻辑思维的情况,哲学中凡论及“上帝”等超越经验的概念便难以有进一步的衍述。牟先生指出,依西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0066642.html
  • 思想论(三)

    头脑中没有比知性更高级的思维活动时,头脑中进行的这个知性活动便称为?纯粹知性?;纯粹知性进行的头脑,由于是知性占了优势而被称为知性头脑。但现在头脑还不是知性头脑,因为知性刚刚开始,它刚刚在感性的基础上开始;头脑目前还是感性头脑。只有当纯粹知性充分进行后,从前的感性头脑才续渐为知性头脑所取代。总之,纯粹知性是没有理性(比知性更深刻的思维形式)居于其上的知性,它把感性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,使感性成为知性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1524438203.html